本文转自:漯河日报
■薛文君
我曾经以为教育孩子对别人而言是难事,对自己来说则是轻车熟路,毕竟从事教育工作十几年了。但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,我才发现不容易。
角色错位是我家庭教育失败的第一步。常觉得自己教育很有方法的我第一次碰壁是在孩子七岁那年。记得那次孩子说想画画,我为他准备好了纸和笔后便坐在一边看书了。刚看了两页,孩子就拿着画跑过来急慌慌地说:“妈妈,我画好了。”我拿过画一看:凌乱的线条、涂色不均匀的色块、脏兮兮的画面,怒气瞬间燃烧了起来。我大声说:“这是画得什么呀,撕掉重画!”声音冰冷得连自己都吓一跳。“哼!我就不重画。你只会对我凶,对你们班的孩子却那么好,就不像我的妈妈。”儿子说狠话的同时,眼角溢出了泪水。我的心一下子被刺痛了。如果这幅画是班上的孩子所作,我至少会找出一个优点来鼓励、引导,对自己的孩子却那么苛刻。
仔细想想,妈妈这个词,除了责任,更多的是给予爱和温暖。我不由得蹲下去,拉起他的手,拥他入怀,轻轻抚摸他那哭肿的双眼,在他耳边说:“对不起,妈妈错了。”孩子挣脱怀抱、擦擦眼泪,先是睁大眼睛看看我,然后径直跑到书桌旁一声不吭地重新画了起来。
孩子那么轻易地原谅了我。我明白了,从踏进家门的那一刻起,自己就要回归懂得欣赏孩子和爱孩子的妈妈这一角色。
也许是男孩子天生爱动的缘故,儿子一刻也闲不下来。他喜欢摆弄小物件,用胶带、纸板、废布头、塑料瓶、小木棍等做手工。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,我就气急败坏地扔掉他的瓶瓶罐罐,塞给他几本书让他静心思过。这似乎无济于事。我给他买的书常常被无情地打入“冷宫”,我扔掉的东西被他悄悄捡回。我向丈夫诉苦,说儿子不成材。丈夫看着我恼羞成怒的样子,竟笑着说:“亏你还自称教育行家。世上连两片相同的树叶都不存在,你还幻想让孩子与你一模一样吗?”这一席话点醒了我。我突然明白自己不是在教育培养孩子,而是在复制另一个自己,多么可笑。
于是我不再按自己的想法管教孩子。他喜欢摆弄小物件,我就给他时间与空间,偶尔还会与他共同“制造”快乐。慢慢地,儿子摆弄累了,也会拿一本书坐在我旁边看。有一次儿子悄悄对我说:“妈妈,其实看书也挺有意思,书里有新奇的故事,也有深刻的道理,还有让人开怀大笑的话……”
儿子的成长让我明白了,在他成长的路上,做他的引领者,远远地看他前行,比做一个监督者重要。
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,我发现自己像一个孩子,学习着、反思着、成长着。我愈发感觉教育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,需要我用一生去实践。家庭教育是一缕缕春风,唤醒每一株幼小的禾苗;家庭教育更是一场场春雨,润物细无声。
宜人配资-十大炒股杠杆平台排名-我要配资网炒股配资开户-杭州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